螺纹编程退尾的步骤如下:
确定退尾位置
退尾位置一般选择在螺纹尖点的前方,即在刀具没有进入螺纹尖点之前进行退刀,避免刀具在螺纹尖点处过切,保护刀具不受损坏。
确定退尾距离
退尾距离需要根据螺纹加工的要求和刀具的结构来确定。退尾距离过小会导致刀具无法完全退出螺纹,影响下一次加工的开始;退尾距离过大则会增加加工时间和切削力,降低加工效率。
控制退尾速度
退尾速度一般要慢于进给速度,以确保刀具平稳退出螺纹,避免产生冲击和损坏。
选择退尾方式
退尾方式可以选择直线退尾或者螺旋退尾。直线退尾适用于螺纹加工末端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螺旋退尾适用于螺纹末端有倒角或者其他特殊形状的情况。
控制退尾深度
退尾深度一般要控制在刀具的切削长度之内,以确保刀具能够完全退出螺纹,避免损坏。
编写G代码
根据选择的退尾方式和参数,编写相应的G代码。例如,使用G76指令进行退尾操作,其基本格式为:
```
G76 P(m)®(a) Q(△dmin) R(d);
G76 X(U)_ Z(W)_ R(i)_ P(k)_ Q(△d)_ F(I);
```
其中:
`P(m)`:螺纹精车次数
`P®`:螺纹退尾长度
`P(a)`:牙型角度
`Q(△dmin)`:螺纹粗车最小切削量,半径值
`R(d)`:螺纹X方向精车余量,半径值
`X(U)`:外螺纹加工小径,内螺纹加工大径
`Z(W)`:螺纹长度
`R(i)`:螺纹Z方向精车余量,半径值
`P(k)`:螺纹进给量
`Q(△d)`:螺纹切削深度
`F(I)`:螺距,多线螺纹为导程。
调试和确认
在实际加工中,通过调试程序,确保退尾效果良好,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退尾参数。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螺纹编程退尾操作,确保螺纹的质量和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