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演员的练声方法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包括共鸣训练、呼吸训练、体能训练和声音域的扩展。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练习方法:
共鸣训练
正确起音:通过适当的气流和力度冲击已经闭合的声带,产生强烈的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在舒缓、自然的音乐节奏下,也可以运用“软起”,即以柔和、微弱的气息进行发声,表达特殊的情感效果。
增强各个腔体的协调性:无论音量高低,从胸腔到额窦都必须进行振动。女声在各个腔体之间有所侧重,例如在演唱时可能会更注重头腔和鼻腔的共鸣。
呼吸训练
艺术性呼吸:以自然呼吸为基础,通过合理把握与处理气息节奏,配合带动发声,将生理的呼吸需求上升为对其理性的支配和运用。练习方法包括:
自然地张开口鼻,在吸气的过程中,使腰部和两肋尽可能地向外扩张,横膈膜下沉,然后控制住体内的气息,通过腹部突然用力向外推,发出短促、有力的次音。
慢慢地发出长长的丝音,控制吐气的大小、节奏和韵律,以灵活地控制音量、音高与音色效果。
体能训练
有氧耐力训练:如半个小时慢跑、匀速跑,心率控制在150次/分左右;一刻钟变速跑,心率变频控制为高170次/分左右至低130次/分左右;高抬腿跑,可分为3组来做,每组30米。
动态下进行发声练习:在舞蹈动作中进行发声练习,从舒缓的舞蹈动作逐渐过渡到较快、幅度稍大的舞蹈动作,以掌握身体变化时声音的控制能力。
声音域的扩展
练声曲音域先整体下降,再逐渐上升。起点音先从小字组的a开始,在一个八度音之间进行练习。传统美声的训练体系中,以获得上下统一的混声为目的,练声曲的起点音基本上在中央c以上。音乐剧声音训练的起点音一开始就下降一个小三度。
选用音区和风格都相适应的歌唱性强的歌曲,将技术融入音乐情感的表达。
其他练习
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是歌唱基本功训练的核心。通过母音的转换,稳定喉头打开口腔,调节气息等手段,把声音振响在鼻咽腔以上的高位置头腔共鸣点上,来增大音量,扩展音域,美化音色,统一声区。
正确的发声要与正确的咬字、吐字相结合,使声音传得远,充满剧场,且圆润,优美动听。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练习,音乐剧演员可以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歌唱和表演能力,从而在舞台上更好地诠释角色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