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时演员造假如何处罚的问题,可以参照《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2022修订)和《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2020修订)的相关规定。
假演奏等欺骗观众的处罚
由县级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依照《条例》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给予处罚。
演出举办单位、文艺表演团体、演员的处罚
非因不可抗力中止、停止或者退出演出的;
文艺表演团体、主要演员或者主要节目内容等发生变更未及时告知观众的;
以假唱欺骗观众的;
为演员假唱提供条件的。
对演出举办单位、文艺表演团体,由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演出举办单位、文艺表演团体在2年内再次被公布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营业性演出许可证;个体演员在2年内再次被公布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建议:
演出行业应加强自律,确保演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演出市场的正常秩序。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处罚措施可能会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有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