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貌双全(cáimàoshuāngquán)
解释:才学相貌都好。
出处: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一折:“七岁草字如云,十岁吟诗应口,才貌两全,京师人每呼少俊。”
结构:主谓式。
用法:多用来形容人的外貌、才学兼备。一般作谓语、定语。
近义词:才貌超群、才貌出众。
出神入化
解释:形容文学艺术或技艺达到极高的成就。
出处: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一折:“这姐姐有见识,见这粉头骨子,我知道他心里有些蹊跷。”
用法: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粉墨登场
解释: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通省梨园子弟各班愿与者,书名画知,届时齐集湖亭,各演杂剧。”
用法:一般作谓语、定语。
游刃有余
解释:比喻做事熟练,解决问题毫不费力。
出处:春秋·庄周《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用法: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梨园子弟
解释:原指唐玄宗时梨园宫廷歌舞艺人的统称。后泛指戏曲演员。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通省梨园子弟各班愿与者,书名画知,届时齐集湖亭,各演杂剧。”
用法:一般作主语、宾语。
载歌载舞
解释: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地欢乐。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灵》卷十八:“须臾之间,歌乐大奏,两行丝竹,浊声促节,舞袖翩跹,风姿绰约。”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
叹为观止
解释: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覆,如地之无不载。虽使之尽,其成也宜哉!民无得而称焉。”
用法: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酣畅淋漓
解释:形容非常畅快、舒适。
出处:唐·李白《与韩荆州书》:“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
这些成语各有特色,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成语来形容演员。例如,“才貌双全”适合形容外貌和才学都很出众的演员,“出神入化”则适合形容演技达到了极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