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这一概念主要 出自禅宗。在禅宗思想中,平常心被视为一种达到“道”的境界,它强调保持内心的平静、自然和不造作。以下是关于平常心出处的详细解释:
禅宗经典
赵州禅师:赵州禅师问南泉禅师:“如何是道?”南泉禅师回答:“平常心是道。”这句话表达了平常心作为修道之道的核心思想。
无门慧开禅师:无门慧开禅师的诗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也体现了平常心的理念,强调不将外界琐事放在心上,享受当下的美好。
禅宗历史传承
马祖道一:马祖道一提出“平常心是道”,并通过其弟子从谂等发扬光大,使得这一概念在禅宗中得以广泛传播。
其他禅宗文献
南泉普愿:南泉普愿也是平常心概念的传承者之一,他的教诲同样强调自然和放松的心态。
黄庭坚:宋代黄庭坚在《泐潭乾和尚真赞》中提到“平常心是道”,进一步强调了这一概念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平常心主要出自禅宗,特别是通过赵州禅师、无门慧开禅师、马祖道一等禅宗大师的教导和传承,成为禅宗修行的重要理念。它强调保持内心的平静、自然和不造作,通过不将外界琐事放在心上,享受当下的美好,达到“道”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