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仙,原名黄初平,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道士,因在 赤松山修炼成仙而得名。据《四库全书》、《金华府志》和《山栖志》等古籍记载,黄初平在赤松山的石室洞中潜心修行,积世累功逾四十年,最终修得正果,成为道教的神仙。宋代元符淳熙年间,皇帝先后诰敕崇其美名,褒其有求必应,并封其为“养素净正真人”。黄大仙不仅在家乡造福黎民,而且仙游各地,普济劝善,助人为乐,被尊为财神和吉祥之神,其信仰遍布海内外。
赤松山作为黄大仙成仙得道的圣地,吸引了众多信徒前来朝圣观光。黄大仙祠作为供奉黄大仙的场所,不仅在中国大陆,还在香港、台湾、东南亚等地香火鼎盛。黄大仙以其驱邪扶正、除暴安良的形象,被广泛尊崇为“平安神”、“财神”和“侨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