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2月12日,爱新觉罗·溥仪颁布了 退位诏书,标志着清朝的正式灭亡。由于溥仪当时年仅六岁,无行为能力,因此由隆裕皇太后临朝称制。退位诏书共三道,其中正文部分如下:
> 奉旨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
这份退位诏书是在北京故宫,也就是当时的紫禁城太和殿里颁布的。
1912年2月12日,爱新觉罗·溥仪颁布了 退位诏书,标志着清朝的正式灭亡。由于溥仪当时年仅六岁,无行为能力,因此由隆裕皇太后临朝称制。退位诏书共三道,其中正文部分如下:
> 奉旨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
这份退位诏书是在北京故宫,也就是当时的紫禁城太和殿里颁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