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澎湖,现称澎湖列岛,位于 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岛群,具体地理位置在台湾海峡偏西南方向,东经119°37.8'、北纬23°34.2'。澎湖列岛由64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44个为无人岛,主岛马公面积最大。
澎湖在宋元时期已与中国大陆有明确的行政隶属关系。宋代宣和二年(1120年),泉州太守陆藻在《修城记》中提到澎湖与泉州已有“连”的关系,即行政上的隶属关系。明代的文献《闽书》也引述宋志,记载澎湖屿在巨浸中,环岛三十六,有争讼者,取决于晋江县,说明澎湖在明代已作为泉州的外府。
澎湖在历史上多次易主,先后经历了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以及日本的统治。至16世纪,欧洲人称其为渔翁岛。1622年,荷兰人曾佔领澎湖,但最终在明朝时期以荷兰舰队退出澎湖群岛为条件,明朝重新获得澎湖的主权。1897年,清朝设立澎湖厅,1945年台湾光复后,澎湖归台湾省管辖,1981年马公镇改制为县辖市。
澎湖不仅地理位置重要,而且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了解中国东南沿海历史和海洋文化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