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基础词汇的多层次理解
考研中的词汇往往在复杂语境中出现,如“gap”可能不仅指“缺口”,还可能表示“代沟”、“鸿沟”等抽象概念;“craftsmen”不仅是“工匠”,还可能涉及文化保护、技术精湛等更深层的内涵。如果考生只停留在表层记忆,没有结合语境灵活运用,就难以准确理解或作答。
图表作文的逻辑与语言结合
考研作文,尤其是图表题,不仅考察语言表达能力,更考察对信息的逻辑整合能力。很多学生面对图表数据不知从何下手,或缺乏数据分析与归纳能力,导致作文失去层次感。
思维与语言脱节
考研英语不仅考察语言知识,还涉及逻辑思维与文化背景。例如,文章中可能隐含欧美文化的惯用表达和思维方式。如果考生缺乏文化积累,即使认识所有单词,也可能误解文章主旨。
长难句的理解
长难句是考研英语的难点之一,主要考察考生的语法和逻辑思维能力。复合型大长句经常是阅读理解的出题点,很多学生读不懂长难句,题更没法做了。
阅读理解与命题针对性
考研英语阅读难度大,尤其是阅读理解和翻译部分。文章多出自西方国家知名的报纸杂志,如《经济学人》《卫报》《纽约时报》等,这些文章不仅词汇量大,而且背景复杂,命题针对性也强。
词汇生僻释义多
考研词汇中,很多单词有多个生僻释义,考生需要掌握这些词汇在不同语境下的准确含义,这增加了考试的难度。
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部分要求考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单词填入空白处,这对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
建议
加强词汇积累:从考研初期开始背单词,一直背到最后一天,注意词汇的深度理解,而不仅仅是表面记忆。
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通过大量阅读英文文章,提高对图表数据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同时加强写作训练,注意逻辑性和层次感的表达。
培养逻辑思维与文化背景:多了解欧美文化,积累惯用表达和思维方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
多做真题:通过做历年真题,熟悉考试题型和命题规律,提高应试能力。
总之,考研英语的难度虽然较大,但通过科学合理的备考方法,考生是可以克服这些难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