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陵墓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说法:
成都武侯祠
根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于公元223年4月病逝于永安宫(今重庆奉节县城),5月梓宫还成都,8月下葬于惠陵,即今天的成都武侯祠内。
陈寿作为蜀汉的观阁令史,在蜀汉生活了30多年,他必定知道刘备的葬处,因此《三国志》中的记载较为可信。
成都武侯祠内还有刘备墓的建筑,且武侯祠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曾在刘备墓的封土边缘挖掘出许多蜀汉时期的砖,这些砖的颜色与泥土近似,但质地坚硬,一侧长边上镂刻着花纹,与成都平原常见的东汉砖非常近似,这进一步证明了《三国志》等历史文献中关于惠陵与刘备墓在成都的记载的可靠性。
四川彭山莲花坝
民间有传言称刘备墓葬在四川彭山莲花坝,当地有一首打油诗根据刘备的坟墓所写。
彭山牧马乡的莲花村自古就有皇坟的传说,被称为“莲心”,且当地曾发现一块数十吨重的灌县石,以及巨大的石头如何从数百里之外的地方运到莲花村仍然是一个谜。
然而,这些传言和证据并不足以推翻《三国志》中的记载,因此刘备墓在彭山的说法仍缺乏确凿证据。
重庆奉节
有学者认为刘备的墓地应该在白帝城,也就是今天的重庆奉节县,因为《三国志》记载刘备在白帝城病逝。
郭沫若在1961年考察奉节时认为,由于当时的交通和技术条件限制,刘备的尸体从奉节运到成都会腐烂,因此他认为刘备墓在奉节的可能性较大。
但这些观点并未被广泛接受,且《三国志》中的记载更为明确和可靠。
综合以上信息, 刘备的陵墓主要被认为是位于成都武侯祠内的惠陵,这一结论得到了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的广泛支持。尽管存在一些民间传说和学者推测,但这些说法并未得到确凿证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