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的家乡存在多种说法,但 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被广泛认为是花木兰的故乡。以下是支持这一说法的几个理由:
历史文献记载
《木兰辞》中提到的年代,黄陂木兰山就开始流传木兰从军的故事,木兰山上的建筑最早始建于唐代,这至少证明了最晚在唐代,木兰山地区就开始纪念“木兰将军”了。
隋恭帝义宁年间(公元578年4月),突厥犯边,朝廷募兵,木兰之父名在军册,木兰看到父年老体弱,年幼便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十二年,屡建功勋,无人发觉她是女流。回来后,天子封尚书,木兰不受,恳请省亲。她带领军士返家后,脱去战袍,换上闺装,跟去的士兵大为惊讶,认为这是自古未闻的奇事,回报天子。天子闻讯立召木兰回朝,欲纳木兰为妃。木兰以死上拒,撞死在金殿上。唐代,追赠她为“孝烈将军”。后人为了祭祀她,就在其故里营廓镇建造了木兰祠。
民间传说和文化活动
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木兰之乡”。人们为了纪念花木兰,在河南商丘虞城县内还建有木兰中学、木兰火车站、木兰宾馆、花木兰度假村、花木兰产业集团、花木兰民兵连、木兰巨型雕像等。商丘市还组建有花木兰武术协会、花木兰盘鼓队、花木兰舞龙队。每年的四月初八,木兰的生日,人们前来祭祀,人山人海,庙会盛大。
地名和遗迹
虞城县营廓镇是花木兰的故里,隋恭帝义宁年间(公元578年4月),突厥犯边,朝廷募兵,木兰之父名在军册,木兰看到父年老体弱,年幼便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十二年,屡建功勋,无人发觉她是女流。回来后,天子封尚书,木兰不受,恳请省亲。她带领军士返家后,脱去战袍,换上闺装,跟去的士兵大为惊讶,认为这是自古未闻的奇事,回报天子。天子闻讯立召木兰回朝,欲纳木兰为妃。木兰以死上拒,撞死在金殿上。唐代,追赠她为“孝烈将军”。后人为了祭祀她,就在其故里营廓镇建造了木兰祠。
木兰镇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下辖的一个镇,位于豫皖两省三县(市、区)接合部,总面积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000亩,辖20个行政村,60个自然村,人口30000人,木兰镇的营郭遗址为旧石器时代遗址,木兰镇也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著名的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乡,也是散打英雄张开印的故乡。
综上所述,虽然关于花木兰的家乡存在多种说法,但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被广泛认为是花木兰的故乡,并且有丰富的历史文献、民间传说和文化活动作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