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演员”是一个新名词,用来形容那些 缺乏演技、过度包装、炒作自己的艺人。这个词是由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陈道明先生首先提出来的。他在一次座谈会上批评了那些演技水平极低、只靠资本包装的流量明星,称他们为“塑料演员”。
《人民日报》对“塑料演员”的定义是:人气高、出镜率高、收入也高,但华而不实、缺乏品质、没有灵魂。这些演员通常不注重提升自己的演技,而是依靠资本的过度包装和各种炒作手段,以及疯狂的粉丝和流量支撑来维持自己的知名度和收入。
“塑料演员”的行为不仅影响了业内很多优秀创作者的声誉,还使得整个影视圈行业变得乌烟瘴气。他们拍戏靠抠图、替身,对白台词靠念数字,省去了繁琐的拍戏过程,却缺乏真正的演技和职业素养。
总的来说,“塑料演员”是娱乐圈中一种华而不实、缺乏品质、过度包装和炒作的艺人,他们虽然人气高、出镜率高、收入也高,但并不被真正尊重和认可。这种现象对演艺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