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中识别等价类的方法如下:
有效等价类(EC)
定义:有效等价类是指符合程序要求、合理且有意义的输入数据集合。
识别方法: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找出所有符合要求的输入数据范围。例如,如果要求输入值是一个有限区间的值,则该区间内的所有值都属于有效等价类。
无效等价类(EC)
定义:无效等价类是指不符合程序要求、不合理或无意义的输入数据集合。
识别方法:找出所有不符合要求的输入数据范围。例如,如果要求输入值是一个有限区间的值,则该区间外的所有值都属于无效等价类。
等价类划分原则
按区间划分: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则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区间的边界值)。
按数值划分: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数据的一组可能的值,而且程序是用不同的方式处理每一种值,则可为每一种值划分一个有效等价类,并划分一个无效等价类。
按数值集合划分:如果规格说明中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则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并划分一个无效等价类。
按限制条件或规则划分:如果规格说明中规定了输入数据必须遵守的规则和限制条件,则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符合规则)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从不同角度违反规则)。
细分等价类:如果已划分的某等价类中的各元素在程序中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则应据此将此等价类进一步划分成更小的等价类。
测试用例设计
选择代表值:在每个等价类中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值作为测试用例的输入条件,这样可以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同时保证测试的完整性。
覆盖有效和无效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时,要同时考虑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以确保测试用例具有完整性和代表性。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识别出软件测试中的等价类,并设计出高效、全面的测试用例,从而提高测试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