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实现软件冗余的方法主要涉及硬件和软件的配置,以及数据同步和故障切换机制。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方法:
硬件冗余
双机热备:通过配置两台计算机(主机和备机),主机负责处理任务,备机监控主机状态并在主机故障时接管任务。这通常需要网络连接和相应的软件支持。
硬件冗余单元(HRU):使用硬件冗余单元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容错能力。例如,HADB冗余单元可以用于提高数据冗余和容错能力。
软件冗余
软件冗余软件包:安装如STEP 7 5.x软件和软冗余软件包,这些软件包提供了冗余功能程序块库、不同系统结构的例子程序和软冗余使用手册。
数据同步:使用诊断功能块(如OB86)和SFC 65 ‘X_SEND’、SFC 66 ‘X_RCV’功能块,通过MPI网络实现数据同步。此外,还可以使用FC 5 ‘AG_SEND’、FC 6 ‘AG_RCV’功能块,通过PROFIBUS或Ethernet网络实现数据同步。
冗余授权:在WinCC中,需要安装冗余授权,如WinCC RT/RC、WinCC/Redundancy和WinCC/Server,并在两台服务器上创建相同的用户名和密码,以便实现冗余系统的组态。
网络冗余
网络分区:通过分区存储和CRC校验,降低数据在一定时间内被全部破坏的可能性,增强部分数据被破坏后的恢复能力。
快速数据同步:在初始化程序(OB100)中定义冗余数据同步区,包括M区、DB块、过程映像区和IEC定时器/IEC计数器,以实现两台控制器间的快速数据同步。
监控和管理
状态监控:使用GetDataSourceStat()函数或其他监控工具,分别显示主机和备机的运行状态,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
通过上述方法,电脑可以实现软件冗余,从而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可靠性和容错能力。具体实现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和软件配置,以及合适的数据同步和故障切换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