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中Bug的追踪通常遵循以下步骤和策略:
记录和复现Bug
当发现Bug时,首先应记录Bug产生的详细情况,包括复现步骤、环境配置、错误信息等,以便未来能够重现该Bug。
排除低级问题
检查网络连接、浏览器支持、后端服务和数据库是否正常运行等低级问题,这些问题通常会直接影响Bug的判断。
系统化排查
从用户环境、展示层、逻辑控制层、服务层到数据库层,逐一排查可能的问题点。
使用抓包工具(如Fiddler、Charles)来检查请求和响应的数据流,帮助定位问题是在前端还是后端。
分析状态码和服务器日志
遇到4xx或5xx状态码时,分析其背后的含义,4xx通常表示客户端问题,5xx通常与服务器问题相关。
仔细阅读服务器日志,查找异常信息,这有助于快速定位问题的根源。
利用工具和插件
使用浏览器插件、抓包工具等辅助手段来实时检查请求和响应数据,提高定位效率。
专业提BUG
在提交Bug时,标题应简洁明了,问题环境、详细描述、系统错误表象、接口传参返参、服务器日志等信息应齐全,以便开发人员快速理解问题。
分析问题场景
根据问题表象预判可能的原因,缩小问题范围,并准备好录制工具以捕捉问题发生的过程。
前后端问题识别
如果前后端由同一人负责,则提交给该人员;如果是多人开发,则需要分析Bug所属的前后端。
掌握非功能性Bug的定位方法
对于性能测试中的线程死锁等问题,需要使用JVM工具查看线程堆栈进行分析。
利用自动化工具
自动化测试工具可以帮助快速定位和修复Bug,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
Bug管理
使用Bug管理系统(如JIRA、Mantis、Redmine等)来记录、跟踪和管理Bug,确保Bug信息的及时更新和状态变化的可视化。
数据驱动测试
通过分析测试数据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Bug,提高测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通过上述步骤和策略,测试工程师可以更有效地追踪和解决软件测试中的Bug,提高软件质量和开发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