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逃逸缺陷的控制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的改进和优化。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控制措施:
测试左移
尽早介入测试,在需求和编码阶段就开始参与,通过需求分析、评审和风险评估等方式降低风险。
质量门禁
在软件产品的每个流转环节都设定准入和准出标准,进一步降低风险和缺陷流转到下一环节的概率。
项目管理
制定合理的项目管理流程机制,针对资源不足、频繁变更等影响质量的风险动作制定专门的预案。
技术手段
通过技术手段优化测试环境和工具,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效率。
专项治理
加强基础技术设施建设,工具流程优化等方式,提升测试环境稳定性和测试数据准确度。
变更管理
针对配置变更、业务变更等事项加强评审检查,因为线上大部分问题来自于变更。
线上巡检
完善线上监控覆盖和链路追踪,通过手工和自动方式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缺陷管理
统一缺陷提交地址,减少沟通成本,测试复现线上缺陷,减少排查时间,分门别类优先处理高优缺陷,进展追踪确保缺陷被修复,复盘反思穷举同类用例。
预防措施
进行需求评审和设计评审,减少需求定义和理解不正确导致的缺陷。
在代码实现后进行重构,预防代码变坏产生更多缺陷。
复用经过验证和确认正确的构件,降低集成软件的缺陷。
监控和评估
通过设计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追踪缺陷逃逸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评估质量改进措施的效果。
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软件逃逸缺陷,提高软件质量。每个团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措施,并将其纳入日常开发流程中,以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