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工业软件要奋起,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产学研协同、市场生态建设等。以下是具体建议:
政策引导和支持
国家应继续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国产工业软件的研发和推广。例如,国务院的《中国智造2025》和工信部的《“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都明确提出了要提升工业软件供给能力,研发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仿真、计算等工具软件。
各级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资金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国产工业软件的发展。
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
国产工业软件要发展壮大,必须坚定自主创新的信念,从基础做起,写好每一行代码,做好每一个应用模块。
需要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解决行业关键共性问题,提炼核心技术难点,通过产学研协同攻关,共同打造出自主可控的国产工业软件。
产学研协同合作
科研人员应写出核心代码、搭建出框架,但软件的价值还需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提高稳定性、实用性和成熟度。这需要科研院所、企业等各方力量协同合作,共同提高国产工业软件的整体水平。
例如,济南工业软件研究院的成立,通过联合发起共建,围绕“一核四链”战略,与国家工业软件产业链“链主”或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开展协同攻关,突破工业软件底层共性关键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
构建良好的应用生态
国产工业软件需要打造良好的应用生态,吸引更多的用户和工程师参与。通过提供优秀的用户体验和持续的技术支持,不断优化性能,走向成熟。
需要尊重知识产权,自觉抵制盗版软件,保护自主创新的积极性,破坏产业良性发展的根基。
市场推广和应用
国产工业软件应通过市场推广和应用,提高市场渗透力和竞争力。例如,索为工业软件通过构建汽车仿真管理平台,实现了“工程经验模板化、工具软件集成化、产品仿真协同化、任务流程规范化”的研发模式,提升了企业的研发效率。
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国产工业软件应加快在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应用,逐步替代国外软件,提升产业自主可控能力。
国际合作和开放创新
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国产工业软件也应积极与国际接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开放创新。通过国际合作,可以加速技术的提升和市场的拓展。
综上所述,国产工业软件的奋起需要政策、技术、市场、生态等多方面的协同努力。只有通过坚定自主创新信念,加强产学研协同合作,构建良好的应用生态,才能推动国产工业软件实现高质量发展,逐步替代国外软件,支撑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端制造。